1、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。
2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3、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
4、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5、和大怨,必有馀怨;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
6、察见渊鱼者不详,智料隐匿者有殃。
7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8、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
9、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
10、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,革固则裂,齿坚于舌而先敝。
11、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宁;神得一以灵;谷得一以生;侯得一以为天下正。
12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13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14、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15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16、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,小善积而为大善;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,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。
17、至大无外,谓之大一;至小无内,谓之小一。
18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19、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多,多则惑。
20、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21、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22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23、清静处于,虚以待之,无为无求,而百川自为来也。
24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25、欲刚者必以柔守之,欲强者必以弱保之;积于柔则刚,积于弱则强。
26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27、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28、道德,天地之神明也。天地,道德之形容也。
29、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30、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31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32、土处下,不在高,故安而不危;水下流,不争先,故疾而不迟。
33、静胜躁,寒胜热。清静为天下正。
34、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35、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36、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37、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。
38、天地之道,极则反,盈则损。
39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40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标签: 道家经典语录